展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

发布于 2020-10-07 02:23:46     浏览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

问题解析:

【】

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2、 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此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知识。 3、 2.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赏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虽然很多时候从表面上看,学习者是一个人在进行学习,但是他在学习中此阿勇的学习材料、学习用具以及学习环境等都是属于社会的、是集体经验的累积;学习的情境性主要指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孤立存在的。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知识才能真正呗理解,因此,人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并形成相应的知识。 4、 3.建构主义学生观: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通过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研究发现,即使年龄非常小的孩子也已经形成了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吩咐得多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做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发展处新的知识经验。 5、 二、建构主义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影响。 6、 1.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并不是对所有学生传授完全相同的原理知识,而是要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他的知识经验建构出新的知识内容。 7、 2.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有意义建构,通过适当的学习策略启发学生能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例如合作学习。 8、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地信息搜集者,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领路人。师生之间形成共同的学习伙伴和合作者。垍 9、 以上是我从课本上整理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理论影响或启示。我想如果你是为了考试之类,上面的回答应该可以。 10、 下面就我所接触与了解的有限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说一下我理解中的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和我的一些看法。垍 11、 4.建构主义主义的知识观,从中感觉出来的是该知识观可以让学生发展出“格物致知”的学习习惯,让社会经验的学生不在盲目去迷信所谓的真理,而是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更加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去建构新知识。因为知识是不断进步与改进的。而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就某一个观点或者是知识点进行辩论或者是去验证,从小培养的孩子钻研和质疑的学习态度。 12、 5.就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而言,心理学中说道思维过程是在人们的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而我们共同的学习经验是如果一个知识点知识单纯的死记硬背当做无意义符号进行记忆的话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是还是学不好并且同意遗忘。那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就是让我们对接触的知识进行思维操作,主动建构,将不同的知识发展成脉络,并融汇贯通。同时学习过“思维导图”中记忆方法的人都知道,罗马房间法就是让我们把记忆的材料放在特定的空间当中,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课外的活动或者是实际的亲身体验与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教学,而不应该将所有的问题规定好答案更甚者就是让学生一字不漏的去背诵一些“影响”类问题答案,而不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理解,这样不利于将来学生知识的抽取和运用。 13、 6.就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而言,我有一种观点是教师随年级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比如说说一个老师教学生语文,那么从这批学生进入高中开始高一、高二、高三都由这个老师进行带领,这样的话老师更理解孩子的学习水平,和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教导学生。还有一个方法是在学生的升年级的时候老师需要进行学生交接表,找专业人员就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设置问卷建立学生档案,便于下一个教班级的老师更快的了解和熟悉学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相关推荐

猜你可能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